主城作为核心发展区域,其建筑布局直接决定了资源产出效率、军事扩张速度和科技研发能力。军事区内市政厅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建筑,其等级限制其他所有建筑的升级上限,必须优先提升。科研中心、轻工厂和重工厂构成科技研发的黄金三角,三者等级需保持同步才能解锁高级军事单位生产技术。联络中心是军团系统的枢纽,高等级联络中心能显著提升军团成员上限和战略协调能力。人口基础依赖民居数量,建议保持12-15座8级民居以满足后期爆兵需求,同时军工场数量应维持在8-10座确保兵源稳定供应。
资源区的建设需要遵循阶段性战略调整原则。初期发展应以钢、油为主采用3:2:2的比例配置农田、炼钢厂和油田,确保军工生产链条畅通。稀矿厂数量可适度减少但等级必须跟进,这是生产突击部队的关键原料。后期转型时应将部分农田改建为炼钢厂或稀矿厂,但需保留4-5座高等级粮田维持税率100%状态下的粮食安抚系统运转。所有资源建筑建议升至9级以获得最佳产出效率,矿场类建筑集中布置可触发相邻加成效果,而分散布局的防御型资源区能降低被掠夺风险。
参谋部和司令部必须同步升级才能解锁高级指挥权限和驻军规模,雷达站提供早期预警但非必要建筑可酌情舍弃。交易所具备双重功能,既能调节资源余缺又可作为应急仓库防止资源被掠夺。运输站等级直接影响部队调动速度,在远征作战时尤为关键。军校虽非永久建筑,但在参谋部成型前必须保持4级以上以获取优质军官,科研中心则应当全力冲至9级确保科技研发速度始终领先。
防御体系的构建需要兼顾实用性和战略纵深。7级围墙构成基础防护网,配合分散布置的箭塔形成多层拦截火力。仓库容量需与资源产量精确匹配,既避免爆仓浪费又要确保紧急状态下有足够储备。联络中心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军团管理,其附带的通讯增强效果能显著提升联盟协同作战效率。军事区建筑应围绕市政厅呈放射状分布,既方便统一防守又便于快速响应突发战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