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占领敌方城市需要从资源管理、军队配置、战术执行到联盟协作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规划。城市建设是核心基础,必须优先升级市政厅、兵工厂和陆军基地,确保资源产出和兵力训练效率。初期资源建筑(如钢、橡胶)需集中升级,同时保持民居数量与市政厅等级匹配,避免人口闲置或短缺。加速道具应优先用于关键建筑升级,例如科研中心和军事设施,而非低耗时项目。合理分配黄金和钻石购买资源包或加速研究,能显著缩短发育周期,为后续攻城奠定物质基础。
军队训练需根据敌方防御特点针对性配置兵种。轻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是前期主力,前者负责冲锋吸引火力,后者绕后快速摧毁反坦克炮等关键单位。攻城时需分梯队进攻:第一梯队由坦克和反坦克炮组成,承担正面突破任务;第二梯队投入步兵和侦查车,清理残余守军并破坏防御设施。注意兵种克制关系,例如轰炸机对喀秋莎火箭炮有显著压制效果,但需提前用坦克歼灭敌方防空炮。军队士气维持同样重要,需确保食物和汽油补给充足,否则兵力会持续损耗。
战术执行阶段需结合侦察与实时调整。攻城前务必派遣侦察机获取敌方布防情报,重点关注炮塔位置、驻军数量和资源储备。若敌方城防较高(如5级及以上),需先用重装部队多次削弱城防值,再派遣特种部队降低民心至0。攻城过程中,部队行进路线应分散以避免被范围伤害集中打击,同时利用地形掩护减少损失。炮兵部队需保持极限射程输出,而步兵优先切入敌方防空阵地。若遭遇顽强抵抗,可暂缓进攻并补充兵力,避免资源耗尽导致战局逆转。
加入活跃军团可获取资源支援、共享战术情报,并参与联合行动分散敌方防御压力。攻城前与盟友协调进攻时间,同步攻击多目标以迫使敌方分兵防守。占领后需迅速重建关键设施(如炮塔、空军基地),并将其他城市资源集中运输至新占领区巩固防御。外交手段也可辅助攻城,例如通过策反降低敌方市长忠诚度,或利用流言传单削弱民心,减少占领阻力。优先升级陆军科技、燃烧引擎等关键项目,提升部队属性和机动性。军官应选择后勤型人才担任市长以提高资源产出,战斗型军官则需侧重攻击与防御属性。通过军校刷新和星级勋章提升军官品质,但需注意控制等级以避免工资负担过重。定期完成主线任务和歼灭野地叛军能快速积累资源与声望,为后续扩张提供稳定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