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土保护是同盟立国后激活的重要防御机制,能够有效防止敌对势力通过俘虏快速侵占领土。要破解国土保护,主要有三种方式:镇压被保护领地、攻占对应郡城或等待敌方主动解散国家。镇压需要重新铺路并击败守军,耗时较长但精准有效;攻占郡城可直接瓦解敌方立国状态,但需集结同盟力量;若敌方自行解散国家,国土保护也会自然失效。掌握这些核心策略是应对国土保护的关键。
镇压操作是破解国土保护的常见手段,但需注意其特殊规则。当目标领地处于国土保护状态时,必须派遣部队手动铺路至其附近,击败守军后进入5分钟镇压倒计时,期间若防守方反攻成功则镇压失败。首次镇压后领地会进入8小时免战期,24小时内重复镇压则免战时间逐次递减至4小时甚至取消。镇压适合针对关键战略要地,但需提前规划行军路线和兵力配置,避免因时间延误错失战机。
攻占郡城是从根源上解除国土保护的高效方法。由于国土保护依托于同盟占领郡城后建立的国家体系,一旦作为国家核心的郡城易主,整个国土保护网络将立即崩溃。此战术需要同盟集中优势兵力,优先侦查目标郡城的防御部署,协调多支队伍同步进攻城池耐久与守军。相比逐个镇压领地,攻占郡城能一次性解决大片区域的保护状态,但需警惕敌方在城破前的反扑与增援。
国土保护的持续时间与同盟立国状态直接绑定。若防守方因战略调整主动解散国家,或因连续战败导致郡城全部失守,保护效果将自动解除。进攻方可利用外交手段施压,促使敌方内部分裂或放弃立国。部分特殊事件如同盟合并、赛季结算也可能影响国土保护状态,需根据实时战局灵活调整策略。镇压适用于小范围精准打击,郡城攻占适合大规模破局,而等待敌方自行解体则需耐心周旋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,充足的战前侦查、资源储备以及同盟协同都是成功的前提。